第(2/3)页 说句冒犯的话,唐主当真这般宽宏大量,连劫持太子的凶手也能放过?” 周宗面色微变:“那你认为,陛下为何饶恕你?” 朱秀笑了,“唐主之所以留我性命,一是不愿因为我和大周交恶,二是我这人有些意思,唐主把我当作弄臣养着,时不时逗他取乐开心,三是伯父出面说情,又或许伯父在唐主面前对我大力褒扬,唐主看在伯父的面子上,表现得大度一些罢了....” 周宗沉默了好一会:“你的意思,陛下不会真的信任你,就算你愿意留下投效朝廷,他也不会对你委以重用?” 朱秀笑道:“在唐主眼里,我个人最大的用途,就是用来和大周保持联系,确保两国边境稳定,保证两国短时间内的和平。 一旦我失去大周臣子这个身份,贵国陛下恐怕不会再高看我一眼!” 周宗眼神闪烁,苍老的面色有些难看。 朱秀这番话提醒了他,唐主之所以答应他留下朱秀,还对两家结亲乐见其成,只怕是另有意图。 朱秀诚恳地道:“小侄相信伯父不会害我,今日愿与伯父推心置腹。此事涉及周家和小侄的性命安危,务必慎重!” 周宗沉着脸,紧盯朱秀,缓缓点头:“你且跟我来。” 周宗起身,带着朱秀往后宅内书房走去。 “这里是老夫书房,未经许可,便是娥皇也不得擅入。在此说话,绝不会有泄露风险。” 朱秀顾不上欣赏书房摆设,和周宗隔着一张竹桉几坐下。 “伯父可想过,为何唐主对周家与我结亲大力支持?”朱秀问道。 周宗花白眉头紧锁,思量片刻:“你在江南没有根基,周家与你结亲,短时间内,周家的力量不会得到任何壮大。 与其挖空心思阻止周家和江南大族联姻,不如顺水推舟答应老夫请求!” “伯父一针见血啊!”朱秀赞叹一声。 “唐主的心思其实不难猜,只需知道,他的心永远向着太子! 这并非是因为太子能力出众,而是唐主需要他来完成帝位传承,确保皇权平稳过度。 不管唐主和晋王、齐王多么兄弟情深,储君之位只能由唐主嫡亲血脉继承! 这事关皇族延续,唐主不会允许皇权旁落。 所谓兄终弟及只是笑话,当不得真,谁要是当真,离死期就不远了! 所以,唐主不会允许太子党人太过式微,就算偶有挤占皇权的威胁,唐主也只是压而不灭! 相反晋王一党,唐主只是用其来对抗东宫势力,造成朝中两党相争的局面,方便其控制朝政。 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,晋王一派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,等到太子继位,凡是晋王身边的旧臣只怕难得善终!” 周宗苍老的面容已有几分苍白,双手紧紧抓住椅子扶手,浑身微微颤抖。 “陛下、陛下当真是这样的心思?” 周宗声音沙哑,有些难以置信。 身为晋王党人,他一直认为晋王有可能继承大位。 最差的结果,也是将来在唐主驾崩后,当个手握实权的宗亲重臣。 毕竟当初是李璟力排众议册封晋王为皇太弟的。 还信誓旦旦的在先帝驾崩前喊出兄终弟及的口号。 如此推断,李璟当初的行为,只不过是笼络人心,暂时安抚住晋王和其他重臣。 这么多年来,他一直在储君之位上态度暧昧,时而偏重太子,时而偏重晋王,目的就是为了给太子造成压力,迫使百官站队,形成他掌控之下的党争! 周宗长叹,神情霎时间苍老了许多:“这莫非就是所谓帝王之术?陛下心思之深,老夫万万不及也!” 朱秀讥诮道:“帝王之术而非帝王之道!‘术’不过是心机手段,距离真正的‘王道’还相差甚远! 在小侄看来,唐主此举弊大于利,国力内耗,百官心思皆在党争,还有谁真正为国家、为百姓、为社稷考虑? 第(2/3)页